Wednesday, July 29, 2015

还对纳吉抱有幻想?


政治人物可以透过媒体化装术让自己的形象白里透红;可是来到关乎政途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政客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展现出白里透红浓妆下的丑陋真面目时,真教白粉们(追捧白里透红的粉丝们)难堪。

“巫统开明派”、“改革者”、“推动大马民主进展10年,甚至20年”、这些由化装师和白粉们早前为纳吉奉上的光环,如今比起任何一篇批评纳吉的评论,都来得更为讽刺。


 
我不懂还有多少个人相信纳吉和1MDB丑闻完全没有关系,原因不在于《华尔街日报》、《砂劳越报告》、《The Edge》所揭发的内幕有多震撼,而在于纳吉由始至终无法正面回应及澄清这些严重的指控。

丑闻延烧,纳吉为讨回自己的清白作了什么?封锁《砂劳越报告》网站、冻结《The Edge》的出版准证、限制反对党议员出境、向《华尔街日报》发出一封不痛不痒的求证信。对于可以打压的对象,进行封锁镇压;面对无法打压的对象,就做个样子忽悠愚民。难怪连纳吉的首席媒体化装师林国荣都要辞职。走到这一步,纳吉已不再需要媒体化装术;或者说,已没有任何化装术足以美化他的目的和手段。

早前还有一些国阵附庸党及中文大报的白粉们,呼吁民众停止抨击首相,耐心等待公账会和特工队对1MDB的指控作出调查。然而,人民所关注的不是有多少个机构在进行调查,而是调查工作是否可以在不受当事人干预施压的情况下,独立及透明地进行。

最新的事态发展,显示人民的担忧并非过虑。1MDB调查特工队成员之一的总检察长阿都干尼日前在不知情下被政府宣布“以健康欠佳为由提早卸任”。特工队变得41,调查工作是否继续进行?其他3名成员会否受到干预的压力?调查者可以随时被调查的对象撤职,如此荒诞的局面,教民众如何对调查有信心?

至于另一个同时调查1MDB、由朝野国会议员所组成的国会公账会调查团队,也因为主席诺嘉兹兰及半数成员在内阁改组中被委以内阁官职,而被逼停止听证工作,直到下一季国会召开,以选出新的公账会主席。这项委任是不是笼络收编,白粉们可以继续硬掰,可是公账会对1MDB的调查中断却是事实。

一些媒体化装师(如星洲日报的郑丁贤)早前极力把纳吉粉刷成巫统的“鸽派”,以和所谓的巫统“鹰派”进行切割。按照化装师的分析,冻结《The Edge》出版准证,是鹰派内政部长阿末扎希的决定,无关纳吉。日前改组,纳吉却把“鹰派”的代表人物-内政部长阿末扎希擢升为副首相。被打脸的化装师和白粉们,没有时间喊痛,马上又要想方设法帮纳吉解套了。

镇压异议、组碍调查、拥抱“鹰派”,为了自保和反击,纳吉已顾不了粉饰白里透红的不粘锅形象。这样的纳吉,还能让多少人继续对他投以“改革”、“开明”的幻想?

Thursday, July 16, 2015

种族把戏打救1MDB


本来只是一宗普通的手机偷窃案,干案者被捕获释后心有不甘,纠众回到案发地点向协助逮捕他的商家发难。正常的情况,警察只需逮捕闹事者,让他们受到法律制裁。同时,商家点算损失,暗叹倒霉,然后继续营业。

我说了,这是正常的情况。马来西亚却从来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或者应该说,这个国家存在一些不正常的人,专门负责作出一些不正常的行径,比如召集几个大男人到人家家门口进行屁股操。

因为有这样的人,所以上述那宗发生在刘蝶广场(Low Yat Plaza)的普通偷窃案,会被人通过造谣、煽动、骑劫成为一起“种族纠纷”,引发砸车伤人的暴力事件。


发生的时机,实在巧合,正值巫统因为纳吉涉嫌与1MDB 利益输送7亿美元的丑闻而闹得焦头烂额之际。不少评论人早前已在猜测,当事人为了自保及转移视线,会否再次动用种族/宗教/皇室牌,而且这次打算去到什么程度?

在刘蝶广场暴力事件中涉嫌造谣以煽动马来人反华情绪的,分别是亲巫统的“马来退伍军人协会”兼“屁股操”高手阿末巴哈隆,以及同样是亲巫统的部落客Papagomo。姑且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不是“君子”还有待争论),这两人过去的争议性行事记录,都是以巫统利益为出发点。这次的煽动事件,如何叫人不联想到,这是一出为了协助巫统转移针对1MDB的巨大舆论压力而编演的把戏?

事实也证明,在过去两个星期成为全马网民热烈讨论的“纳吉7亿”课题,首次被“刘蝶暴力事件”取代了。有人坠入陷阱以种族角度发表偏激言论、有人愤愤不平地声讨警方执法不力、有人则对此次风波是否涉及“种族议题”而喋喋不休激辩一番,7亿美金仿佛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顾记录,每当巫统面临巨大危机时,它赖以脱危的手段,永远离不开3R 种族(Race)、宗教(Religion)、皇室(Royal)。常年累月 的洗脑荼毒下,种族主义并非各族一起开斋进食、或和友族一起自拍然后放上社交媒体,就可以把它的气焰完全压灭的。马来西亚要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别无选择,首先必须告别巫统。

Wednesday, July 8, 2015

十个林国荣都救不了纳吉


一名首相的形象和声望可以插水到什么程度,纳吉最近为大家作了亲身示范。随便点击他面子书任何一个帖子的留言栏,几乎都是一面倒对他的批评、嘲讽、奚落。放眼各个社交媒体、热门网站;再到全国各地的咖啡店、嘛嘛档,纳吉都是时下最热门的调侃对象。

 
或许也意识到自己糟糕的形象,纳吉早前委任著名广告人林国荣出任其公关团队的协调员。通过包装来美化自己的形象,似乎已是纳吉所唯一能够做的。问题是,就算再多十个林国荣,恐怕都无法挽回纳吉百孔千疮的形象。

一位国家领导人到底要不济到什么程度,才会引起全民的共鸣,不分种族、宗教、立场,一致地对他失去信心?纳吉却成功做到了。他以一系列低级的失误,成功促成了“一个马来西亚”口号所无法达到的境界,团结了各个社群,一致认同他的无能、质疑他的诚信。

人民对纳吉的不满,并非如马华公会领袖们高举“我爱首相”牌匾般脑筋阻塞的非理性表现,而是从他在废除煽动法令上的U转立场、对种族偏激分子的沉默许可、在伊刑法课题上的懦弱逃避、在蒙古女郎案件上的神秘疑点、东海岸大水灾时飞去和奥巴马打高尔夫球、对家族财富来源的闪烁其词、对马币贬值的束手无策、在GST落实后无法监控物价、在“毫无隐瞒”对话会的临阵退缩(版位所限,下删三百字)等课题所引致的必然结果。而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日前由《华尔街日报》所报道的1MDB7亿美金转入纳吉个人账户的劲爆内幕。

纳吉对此课题的回应,也延续了他一贯讲了等于没讲的风格。“大马首相涉嫌贪污7亿美元”已成为国际新闻,如果纳吉是清白的,理应第一时间斩钉截铁否认有关巨款曾汇入自己的账户,甚至公开邀请执法单位对其个人资产进行调查,这是最基本的澄清动作。下一步应该做的,就是马上起诉作出不实报道的《华尔街日报》,以捍卫个人及政府的声誉。

叫其支持者(虽然已越来越少)泄气的是,如此简单及符合常理的步骤,纳吉却依然可以作出灾难式的应对。召开一个只限宣读声明,拒绝回答任何记者提问的一分钟记者会,非但无法解开民众的疑窦,反而叫人更加浮想联翩。纳吉只解释自己不曾挪用1MDB的款项以作私人用途,却没有否认自己是有关被揭发账户的持有人、或有关款项确实曾被汇入其账户。对于是否会起诉《华尔街日报》以讨回公道,竟然也是一副举棋不定的窝囊样!

走到这一步,不论纳吉最终是否能证明自己的清白,致命性的伤害都已造成了,而且是由他自己所造成的。有传纳吉下台已进入倒数阶段,目前内部谈判的只剩三件事:一个体面的下台阶,下台后不被秋后算账、以及接班人选的安排。

政客的去留,乃政治常态。重点是,就算纳吉最终被逼下台,如果没有闪电大选,中央政府也还是国阵,官商勾结的症结始终还在。如果大家觉得纳吉非走不可,那些陪着他一起享受执政美好时光的内阁部长们,有什么原因让他们继续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