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13, 2016

不清真宁愿死

宗教信仰,本该导人远离愚昧。偏执的宗教信仰,却把人从原本的愚昧导向另一种愚昧。

卫生部指出,我国越来越多穆斯林因为怀疑疫苗含有猪只脱氧核糖核酸,所以选择不让孩子接受疫苗注射。家长拒绝让孩子注射疫苗的案例,从2013年的四百七十宗,飚升至去年的一千五百宗,预计今年会达到两千宗。因为缺乏完整的疫苗接种,本已在我国绝迹的白喉症,在过去一个月已让三名幼童送命。

这种伴随偏执而来的不幸,让我想起曾读过的一则有关维京人从格陵兰消失的历史谜团。

西元十世纪至十五世纪,北欧维京人曾在世界上最大也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岛屿 格陵兰建立了居住地。“格陵兰”(Greenland)之名,正是开荒者为了吸引(或误导)更多故乡同胞前来一同开发这片冰原而特意设计的。高峰时期,估计有高达五千名维京人定居于格陵兰。

然而,当其他欧洲探险家在十六世纪登上格陵兰时,维京人却已消失无踪。维京人从格陵兰消失的原因,一直是考古学家着迷探索的迷题。直到现代考古学家挖掘出足够的遗址,才拼凑出维京人当年在格陵兰生活的状况。

维京人移居格陵兰时,也一并带去了他们的种植和畜产。可是,在严寒的气候下,他们带去的植物根本无法生长。而他们所饲养的牛只,也因为牧草的欠缺,而必须耗费巨大的心力来养殖。牛只所提供的肉和奶,是维京人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后来,欧洲进入一段“小冰河”时期,格陵兰的气候变得更加酷寒。随着存活的牛只逐渐减少,维京人失去了自己最珍贵的食物来源。这被认为是维京人从格陵兰消失的主因。

如此推想似乎非常合理,可是另一个叫人不解的状况是,格陵兰的另一项天然条件 - 丰富的渔产,完全可以让维京人在无需依靠养牛就狩猎的情况下继续存活。格陵兰的土著 伊奴人,正是捕鱼的高手。要是维京人肯向伊奴讨教捕捉海产的方法,必定可以跨过畜牧条件贫瘠的难关,继续在格陵兰生活。

然而,考古学家挖掘的维京人在格陵兰的遗址,却无法寻获任何捕鱼、吃鱼的迹象。为何维京人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捕鱼、吃鱼?学者们推断,维京人的思想观念里,一定存有某些偏执的观点,或奇异的信仰,让他们无法接受吃鱼维生。偏执的信仰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无法继续在格陵兰存活下去。

回到当下,因为偏执的宗教观点,而宁愿拿孩子的健康及性命来当赌注;这不就和五百年前宁愿饿死也不愿吃鱼的维京人遥相呼应吗?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笨人要死,也不是坏事。适者生存,淘汰了笨的剩下就是精英了。
问题是病毒不分种族宗教,如果因为这些人而造成绝迹的疾病卷土重来,对全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那真的是冤枉了。

Unknown said...

很多人还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华小已在最新的课程中开始洗脑,明年的中一课本,也要你们相信他们是美丽的 ..哈哈,中四的课本更不用说了...悲哀啊。。张xx还为他们背书。。真是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