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30, 2008

奇案

先有情杀炸尸案,再来性爱光碟案,现在老人鸡奸案,不懂会不会有人兽杂交案在排期上演。

要在马来西亚政坛出人头地,难度越来越高。台湾的什么蓝绿对抗,美国的什么象驴之争,和我们相比充其量只是幼儿园水平。

什么东方快车杀人案也早已过时了,苏格兰场的世界奇案搜集部门应该来马来西亚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奇案”!

蠢到这种地步!

我们一早已经知道,他们向来不聪明。

只是没有想到,他们会蠢到这种地步。

打压政敌,是世界上所有滥权者的共同兴趣与志向,不算什么新鲜事;

可是打压手法笨拙粗糙至此,也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个23岁的精壮汉子,被一个61岁的老人强行制服并鸡奸(而且是多次)。。。这个老人是Incredible Hulk不成? 而且,第一次被鸡奸过后,还让对方在不同地方有机会再来多几次,这位四肢健全的年轻人极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智障的大学毕业生。

10年前已经不算高明的一招,10年后还要炒多一次冷饭,这样的蠢人,要不是色迷心窍,就是睡眠不足所导致。

最不值得的是黄家定总会长,从政生涯的最后一个高潮,最后一次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享受歌功颂德的大好时机,白白被抢尽风头。

Sunday, June 29, 2008

石坚转当黄飞鸿

电视连续剧刚兴起的年代,在连续剧里演惯坏人的演员,据说上街还会被师奶电视迷追打痛骂吐口水。

可见坏人的角色,上身容易脱身难,演得深入民心、家喻户晓者更甚。坏人演得多,仿佛连五官都变得獐头鼠目起来。于是,演坏人次数过多的演员,会极力向监制及导演争取一个哪怕不算正义也至少正直的角色,为自己漂白。

匆匆上映,又匆匆落幕的国会限制媒体采访人数及圈定采访范围的闹剧里,上演了一出让人惊喜的漂白戏码。

在反对党议员大力鞭笞后,在没有得到议长的同意下带领议员移开限制记者采访范围的区隔条的“开路英雄”,不是林冠英,也不是林吉祥,竟然是 – 邦莫达!

没错,就是那位去年在国会对冯宝君发表“每个月都会漏一次”后一炮而红、今年五月又在国会挑战坐轮椅的卡巴星“站起来”辩论的的京那巴当岸国会议员兼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副主席邦莫达!

有朝一日,若我国新闻自由指数破天荒呈上升势头,新闻从业员及所有争取新闻自由的团体,应该颁给邦莫达一面“新闻自由斗士”锦旗,以示感激。

人家说“浪子回头金不换”,难得邦莫达这次不再调戏良家妇女歧视残障人士,我们很应该给人家一次从良的机会。

谁料掌管国会事务的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偏偏不卖账,怒斥擅自移开国会走廊区隔条的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为“流氓俱乐部”!这句话可真伤透了邦莫达的心。人家冒着被秋后算账(虽然一早知道大家自己人没什么账好算)的风险为新闻记者开路,就是一心一意想要洗脱“流氓”的恶名,怎料自家伙伴竟然在这个时候再度冠以“流氓”之名,怎不叫一心要转换戏路 的邦莫达伤心无奈?

难道曾经是流氓,就一辈子是流氓吗?

邦莫达不甘示弱地回敬一句:“如果该俱乐部是流氓俱乐部,那俱乐部所维护的就是一群流氓人士!”这么一说,好像同伙里面的都是一样货色。说起来,其实纳兹里本身也经常与“流氓”之名剪不断理还乱,可是我们对他还不是一贯地爱戴、尊崇与支持吗?人家邦莫达好端端一场漂白戏本来可以皆大欢喜收场,给纳兹里这么一搞,又变成了另一场闹剧!真不够朋友!

话说回来,这次纳兹里发飚也真是莫名其妙,既然设立区隔条不是他下的指令,国会下议院议长及副议长又对此毫不知情,媒体对采访范围受限的反弹如此之大,那么邦莫达及一众国阵后座议员将区隔条移走,也不过是卖个顺水人情嘛!纳兹里何须将平时专用在林吉祥及卡巴星身上那一套金钢怒目用在同门师兄弟身上呢?

有些演员,会在适当的时候转换戏路,寻求突破。也有些演员,由于过于投入角色,会陷入难以抽离角色的困境,此乃入戏太深。无法抽离角色,就只好一直盲目地演下去,就算观众对于该角色早已厌恶作呕。

所以,有人努力争演黄飞鸿;也有人乐于续演奸人坚。



Sunday, June 22, 2008

翻转猪肚就是屎!


“不道德,没原则!”这是国阵最高理事会在沙巴进步党主席杨德利扬言动议投首相不信任票之后的一致斥责。


这句话可圈可点。在咖啡店阿叔们都认定大部分政客都是投机变色龙的当儿,国阵衮衮诸公对“道德”与“原则”却依然坚持到底,如此情操怎不让人感动?


可是想深一层,“道德”与“原则”的标准是什么?何谓不道德,没原则?国阵最高理事会补充了一句:“违反国阵精神!”


由此可见,“国阵精神”乃国阵1大13小(可能减至12小)成员党的最高“道德”与“原则”指标。那么,“国阵精神”的标准又是什么?这道问题可不好答了。须知“国阵精神”不同于马华公会最喜欢的《弟子规》,有典籍可读可背可抄;“国阵精神”是一种捉摸不透,却又无所不在的虚无而实在的精神指引兼行为规范。国阵英明领袖辈出,可是尚无一人可以给“国阵精神”一个明确的定义,可见其博大精深,非泛泛之辈所能参透。


根据过去被冠上“违背国阵精神”的案例,我们可以略略推敲,所谓“国阵精神”,就是言行举止必须符合国阵的主流立场,党性放中间,人性摆一边。所谓主流立场,也就是13小立场不能取代1个大立场


这次杨德利所冒犯的,不是“小立场”,而是“大立场”,对“国阵精神”的违反可谓达到前无古人的最高境界。


想当年杨德利在沙巴团结党主席拜林背后插刀,助国阵重夺沙巴政权,论功行赏成为最年轻的沙巴州副首席部长,后来还官拜沙巴首位华裔首席部长,风光无限。如今更上一层楼,敢敢在首相兼国阵主席背后插刀!


同样是插刀,14年前那一刀让杨德利成为国阵的英雄;14年后这一刀,却被骂为“不道德,没原则!”。再次论证了,符合国阵利益的,就是“道德”;违反国阵利益的,就是“不道德”。


“国阵精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亵渎者就算不被治罪,也必遭天谴!所以,杨德利在干出了“不道德,没原则”的事情2天后,手上的案件早已多到查不完的反贪局,突然兴致勃勃准备翻查12年前杨德利当首席部长时涉嫌犯下的贪污案件。


当然,我们不会相信这是有人公器私用,我们更加不会相信杨德利所说的什么国阵政府“杀鸡儆猴”。因为我们相信,国阵是“有道德,有原则”的!就连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马华公会也第一个站出来力挺首相,我们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什么?写了这么多,你还是不明白什么是“国阵精神”?


好啦好啦,就用浅白一点的文字来说明。简单来说,就是当大家还吃着同一锅饭的时候(虽然有大小碗之分),可以一条裤子两个人穿;锅里反之后,可以翻脸就变,回身就咬,翻转猪肚就是屎

你看懂了吗?

Monday, June 16, 2008

最应该改变的生活习惯


今时今日,最应该改变的生活习惯只剩下一项:更换马来西亚的中央政府。

Tuesday, June 10, 2008

石油耗尽种番薯


不懂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生活习惯”成为了政府最常赠予老百姓的金玉良言。

百物通膨?改变生活习惯!
白米短缺?改变生活习惯!
汽油涨价?改变生活习惯!

“改变生活习惯”成为了政府协助老百姓应对时艰的万能锦囊。油价一夜之间暴涨40巴仙,首相仍是一副老神在在地“改变生活习惯”。

以前打满一缸油要80块,现在要120块。吃的穿的搽的抹的住的乘的。。。统统排着队等涨价,只有每月户头所进的没有变。以“不变”应“万变”,生活习惯确实不得不改变。

应该怎个变法?政府指点迷津:少驾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讲这句话的人,平时应该不食人间烟火。

我国的公共交通系统,是由一群思想前卫得超越这个时代的人所设计的。看看国内最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 轻快铁,有些站,你是永远都参不透它为什么会设在那种地方。唯一的解释是有关当局鼓励人民多去郊游。更离谱的是占美回教堂的那个交接站,转线时还要冒死冲过那条像雪邦跑道的大马路!

记得两年前,政府调高油价后,承诺会将省回的津贴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当时掌管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某前部长,还满脸堆欢地亲身示范搭轻快铁上班,向人民证明公共交通是多么便捷!

如果这两年来,政府确实有兑现承诺,将省下的每一分每一毫用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而我国的公共交通系统也真如那位前部长所推销的好,那我建议所有政府高官也一起“改变生活习惯”,和老百姓一块搭巴士乘快铁去上班。

前阵子白米闹短缺,专家鼓励我们少吃饭,多吃番薯,说番薯比白米更有益。可是念营养系的卫生部长廖中莱教导我们,饮食要均衡。所以我们不能只吃番薯,还要吃肉、蔬菜、水果。一物涨,百物涨。当这些日常食品都涨价了,我们还能怎样“改变生活习惯”?政府教我们,减少到外面用餐。可是前几轮汽油涨价时,我们早已听从劝导“改变生活习惯”少到外面用餐了。现在还要怎么“改”?难道改成减少用餐不成?

我看唯一还可以改变的生活习惯,就是蔬菜水果要吃自己种,鲜鱼肉类要吃自己养。所以,巫裔同胞可以自己在家养牛,华裔同胞可以自己养猪,印裔同胞可以自己。白米涨价,我们不可能在家里种稻,就一起种番薯。饮食要均衡,所以香蕉木瓜番石榴火龙果,大家也不能少种(不过,先确保你家的面积有查氏皇宫的规模)。


这么一来,全民皆农,除了可以解决生活重担,说不定可以为前景茫茫的国家经济杀出一条血路,早日一圆伯拉的农业大国美梦。

有些人不想养猪种番薯,就发穷恶质问政府为何原油价格暴涨,我们身为产油国的子民却反而要买贵油?政府解释说,因为要将出产原油所赚取的利润用于其它领域的发展,所以不能继续提供石油津贴。

兼顾国家全面的发展其实没有错。只是有数点想不通,我国所有领域的发展,都是单靠出产原油的收入来支付?


政府不是时常说,执政50年来,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吗?如果50年来都是靠祖先庇佑的那几个油井来吃老米,那政府50年来为国家经济做了什么?

一味节流也不是办法,大家都吃住家饭(或番薯),餐饮业的朋友吃西北风吗?政府有何开源良方?

还有一个小学生都可以想到的问题:有朝一日我国石油耗尽了,国家的发展经费要从哪儿来?

这个“有朝一日”其实很快就到了。根据推算,2010年,马来西亚就会成为石油净入口国。到时候,大家一起种番薯吧!



Monday, June 2, 2008

时事评论员

如果时事评论员可以是一份全职,这个行业近年来一定蓬勃发展。

好像只要投过一两次稿,写过一两篇评论的,都可以挂上“时事评论员”的称号。

友人问道:“时事评论员是干什么的?”

“讲是非。”我回答。

没错,时事评论员的任务和专长就是说东家长,道西家短。

当然,是非也分不同层次。巴刹阿婶评论的是隔壁家的女婿是不是阿隆?对面家的女儿是不是未婚先孕?后面家的丈夫是不是金屋藏娇?

时事评论员讲的是非,是国家大事,关乎社稷祸福。

有些时事评论员很厉害,可以一叶知秋,从一件件小事情,看出大格局、大道理、大趋势,有时还可以看出大阴谋!好比再世诸葛亮!

不过诸葛亮也有前后之分,很多时事评论员爱后不爱前,是为事后孔明也!

最近很多政客无官可当,却不愿一身轻,也来转战报章论坛,趁热闹讲是非。

政客以前当官被人讲得多,可能导致心灵永久性创伤,所以写起评论文章来也别具一格,酸气冲天。东一句“拿相机以为拿得很爽”,西一句“那个光头的”,以为吃了酸葡萄就可以人身攻击。这种"时事评论员",我们阅读她的文章当作日行一善慰籍她孤独的内心就好了。

最近出席活动,由于既不是拿督,又不是高官,更不是富商,主办单位为了不让我看起来太寒酸,硬塞了个“时事评论员”的衔头过来。汗颜了一整天。

很多人可以是专栏作者,可是专栏作者未必都有资格被称为时事评论员。

有些人因为知道很多所以评论;有些人则因为想评论而装作知道很多。

我会努力让自己知道得更多,以确保下一次有人再塞这个称号过来时不会感到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