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9, 2014

土权阿里的免控金牌


总检察署早前接二连三地动用已在两年前被首相宣布“废除”的《煽动法令》提控多名在野党领袖、学运分子及学者之后,大家都在引颈期盼,几时轮到土著权威组织主席依布拉欣阿里?

 
在这波煽动法令的提控潮中被点名的几名被控者,有的只是建议废除雪州宗教理事会的行政权、有的纯粹是从学术角度评论宪政危机,有的更只是因为在州议会斥骂巫统“混蛋”;既然连这些言论也足以构成煽动的理由,那么依布拉欣阿里恫言焚烧人家的圣经,总不可能比有人斥骂“混蛋”来得合情合理合法吧?

偏偏一个马来西亚的政府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继首相署部长南茜在国会宣读不提控阿里的声明后,日前总检察长阿都干尼再次为阿里背书,总检察曙在经过“全面性考量案情”后,发现依布拉欣阿里焚烧圣经的言论,纯粹是为了捍卫伊斯兰的圣洁。

这下可好了,那些威胁要杀死举办穆斯林摸狗行动负责人的极端分子,也可以“捍卫伊斯兰的圣洁”来合理化他们的言行了。行动党那位被煽动法令提控的州议员雷尔上庭时不懂可否如此抗辩,他斥骂巫统是“混蛋”,也纯粹是为了捍卫行动党的圣洁?

首相纳吉早前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指出:中庸之道可以对抗极端主义,甚至还倡议全球推行中庸运动。若我们以焚烧圣经的言论来检验纳吉的这番话,依布拉欣阿里是属于中庸还是极端?选择不提控阿里,到底是以中庸之道对抗极端主义、抑或助长极端主义打击中庸之道?

我国政府滥用恶法打压异议的形象,在人们的印象中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多年来的观察经验累积。当你选择提控一个斥骂执政党“混蛋”的在野党议员,同时又力撑另一个威胁要焚烧圣经的亲执政党的右翼领袖时,你可以责怪人家认定你执行双重标准吗?

一个政府的公信力,除了有赖于领导人的言行一致,更取决于各个政府机关在执行任务时的公正不阿。一国之相针对一项法令的存废出尔反尔,已经让人大倒胃口了;再加上一个选择性对异议分子作出提控的总检察署,这个政府的公信力,比Oktoberfest啤酒节那一杯杯啤酒上的泡沫,分量来得更轻。

 

 

 

Thursday, October 9, 2014

政府养你三个月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好奇,我们的部长高官们使用的到底是哪个品牌的计算机?生活在同样一片土地上,部长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怎么会是一个天、一个地?

汽油再度涨价20仙,民怨沸腾的程度,大家到首相面子书页面的留言版去看一看就懂。国内贸消部长哈山马力对我们晓以大义,提醒大家不但不该抱怨,反而应该向政府感恩,因为汽油只涨价20仙。


部长出入坐的是政府官车,打油用的是政府津贴,距离最后一次自掏腰包打油的回忆,恐怕已经往事如烟。不懂民间疾苦,是所有内阁部长的分内事。哈山马力的同僚,副财政部长阿末玛斯兰同样也是一名称职的高官。副财长告诉大家,在政府的津贴及协助下,马来西亚子民在一年当中只需要工作9个月,另外3个月的生活费是由政府供养的。我如梦初醒,原来马来西亚一早已经是福利国了!

好消息陆续有来,首相署部长阿都瓦希还向大家宣布,原来马来西亚人的每月平均家庭收入已经接近6千令吉!还好部长及时宣布,不然很多人还以为自己每个月入不敷出。有了部长的宣布,大家都心安了,日子也变得好过了。我再用自己的计算机按一按:政府已经津贴了我们3个月的生活费,如果我们依然勤奋工作,一年做足12个月,那我们每年就会多出3个月的额外收入,而每月平均家庭收入是6千令吉,哇噻,我们每年岂不都有至少18千令吉的盈余?

这么一想,明年4月落实的消费税,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反正汽油涨幅那么小、政府津贴我们那么多、我们的平均收入又蛮不错的,给政府多缴一点税有什么问题?

好了,开心过了。从部长的天堂回到我们身处的现实。现实的问题是:有多少个大马家庭的每月平均收入是接近6千令吉的?政府津贴3个月的生活费是如何计算得出的?汽油涨价之后政府有什么措施是可以抑制通膨的?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政府增加税收、缩减津贴之后,国库这些多出来的钱会怎么用?只怕习惯性“没有贪污,只是买贵”的政府血拼大军,已经列好清单,蓄势待发了。

 

Wednesday, October 1, 2014

风雨中抱紧自由


广传的那张照片中,天桥上挂着一面巨型条幅,橙底黑字写着“风雨中抱紧自由”;天桥下万人聚集,人人高举手机闪光灯,让漆黑夜幕下星光灿烂。


不少人在过去两天重新认识了香港。原来除了港剧、电影、流行曲以外,这个地方还有一份为自由奋战到底的坚持和热血。

条幅上的“风雨中抱紧自由”,取自Beyond乐队23年前的经典作品《光辉岁月》的歌词。已故的创作人黄家驹怎么也不会预想到23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会成为这场香港有史以来最波澜壮阔的公民抗命的注脚之一。

香港人从来不曾有机会参与涉及自身权益、地位的任何决策。18世纪,清朝把香港割让给英国,香港人只是交易的货品之一,无权过问。1984年,中国和英国签署《中英联合声明》,让香港重投“祖国”怀抱,香港人同样无权表态。

争取特首真普选,是香港人希望重新(或首次)掌控自己命运的一次勇敢的发声。香港人不是第一次上街集会,可是这次的街头集会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重点不只是上街的人数,而是上街的形式。

这是一场由学生发动、进而激发了各阶层市民自发参与的一场真正的公民抗命。由政客谈论了一年多都无法迈出第一步的“占中”(占领中环),在草根市民前仆后继的参与下,早已超越了“占中”原本的想像范畴,扩展为遍地开花的全城抗争。由于没有明确的指挥者,政府难以实行“斩首”行动,总不可能把成千上万的上街民众都逮捕扣留。


香港人在2003年发动那场50万人浩瀚澎湃的“七一大游行”,给了当年马来西亚不少向往民主进步、可是却视上街抗议为畏途的人民一个深具鼓舞意义的正面示范:谁说街头集会一定会造成动乱?后来,从兴权会、净选盟、再到黄绿联盟,我们本土的街头公民抗命运动,也迎来了一段热血激情的日子。水炮车、催泪弹、拳打、脚踢,我们哪一样没见识过?哪一样可以浇熄我们心中的追求公民权益的热火?

当我们透过新闻报道看到香港警方向集会者发射催泪弹的时候,这似曾相识的画面,或让人勾起回忆、或让人暗自得意:“我们一早经历过、跨越过了!”可是,今天的我们,处在哪里?我们是更靠近理想了、还是原地踏步、或是自缚手脚?

我们曾经恐惧街头集会,可是在成功挑战威权、打破恐惧之后;我们反而自废武功,从烈日下的街头走进体育馆的草坪、从游行迈步变成静坐请愿。我从来没见过有任何当权者会被一群聚集在体育馆内自己喊口号的群众震慑、也从未见过有任何威权体制会为一群准时散会回家的集会者感到压力。


为香港打气,其实也是在为自己打气,召唤我们逐渐流失的激情、鼓舞我们慢慢冷却的热血。民主自由不会从天而降,从天而降的只有催泪弹。香港人,撑住!大马人,你也要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