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上真的有福尔摩斯,而他又活在当代,不懂他会如何处理蒙古女郎炸尸案?
福尔摩斯当年最强的对手之一,应该是“开膛手杰克”吧?可是福尔摩斯对华生医生说:“只要掌握了杀人动机,要破这宗案件真的太简单了!”
“杀人动机”这四个字,是任何凶杀案的侦查及审讯过程中的关键词。针对这方面的犯罪心理,闻名世界的英国苏格兰场警察总部早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且还成为世界各国警方办案的重要理论根据。
有杀人动机,破案没问题;可是如果没有杀人动机呢?对于福尔摩斯和苏格兰场可能是个问题,可是对于我们马来西亚的武吉安曼警察总部和高庭法院而言,显然没有案件是无法侦破的。
蒙古女郎在我国遇害,除了让“阿丹杜雅”和“C4”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名词(还有许多场合的“禁”词),也让老百姓在茶余饭后当起了业余侦探,展开全民大侦查。法庭的审讯过程,更成为了长篇悬疑连续剧。
法庭的下判结果,也符合许多悬疑片峰回路转的结局:与死者有感情和金钱纠葛的第三被告阿都拉萨无罪释放;跟死者不相识及不相关、而且没有杀人动机的两名警员却罪名成立,被判死刑。
案件虽然已经审结,凶手也已经归案;可是案情有否水落石出、死者是否沉冤得雪,民间的种种疑窦,却未必随着高庭的判决而得到解答。
案子审结相隔一年半之后,高庭日前终于公布了此案的判决书。承审此案的法官莫哈末查基在判决书中指出:“虽然动机是相关的,但它在确定谋杀罪名上,却从来不是关键的”,“第三被告阿都拉萨确实有谋杀阿丹杜雅的动机,因为阿丹杜雅勒索他,但这却不足以构成表罪成立。”
两名警员是突然兽性大发而把一个素不相识的外国女子碎尸万段,还是有人在幕后指使两人代为行凶并毁尸灭迹?
判决书的内容,到底是为民众拨开迷雾,还是让民众继续浮想联翩?不管有没有看过《福尔摩斯》,大家心中自有一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