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对政府要求太多,因为我们深信可以自行办得到。”丹斯里林国泰在大马彩教育公益金推介礼上说了这句饶有意味的话。
诚然,我国华社多年来对华教的资助,早已成为了华人的“第二所得税”。
因为来自官方支援的不足,也因为秉持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信念,华校的筹款运动似乎无日无之。叫人欣慰的是,华社从贩夫走卒到富商巨贾,皆不乏为了支持华教而慷慨解囊之热心人士。
日前获得媒体大事报道的由15名马新顶尖企业家和单位集资收购大马彩后成立的教育公益金,是最新的楷模。这个公益金所资助的学校除了华小,还包括淡小和教会学校。
教育乃强国之本,办教育是政府当仁不让的责任。华小多年来为国家栽培了多少人才,早已无须赘述。政府多年来为华小的发展给于了多少资助,大家也有目共睹。
富商联手资助缺钱的学校,不代表政府就可以少做一点。反之,正是因为政府做得不够,民间才需要发动自救行动。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日前澄清,政府不会因为有人资助国民型学校而减少对这些学校的拨款。问题是,不减少拨款,就表示拨款足够了吗?政府难道期望我们对于这项“保证”给于掌声和鲜花?
要是政府真心认同华教是国家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要是政府衷心感激华教对我国人才培育的贡献,拜托不要继续在华社面前重复前面这两句台词,以实际行动来表示吧!
华小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21巴仙,政府可以扪心自问,这21巴仙的学子有没有在所谓“一个马来西亚”的原则下获得成正比的发展拨款?
我们要的是制度上的保障,而不是口头上的赞赏,更不是每当选举来临时“你帮我、我帮你”的另类协商!
如林国泰所说的“我们没有对政府要求太多”,我们只要求我们所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