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领袖数十年来一直教育我们,马华的副教育部长其实是一份苦差,因为真正的决策权力掌握在教育部长手中。马华的领袖也多次教育我们,其实首相纳吉是一名善待华教的大恩人,因为他在担任教育部长时修改了《1966年教育法令》,保障了华小的地位,虽然华小的待遇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在马华的循循善诱下,于是我们都相信了,华教问题停滞不前,不该责怪马华的副教育部长,因为他没有实权;华教问题一旦有所进展(如:即兴式的拨款、哀求多年后的一、两所增迁),则是马华副教育部长连同全党上下向教育部长协商有功。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似乎不是靠法治,而是靠人治,教育部长俨然成了华人心目中除了首相之外最有权力、最有影响力、最不能得罪的大人。
可是现任教育部长慕尤丁日前的一番话,却听得我们满天星斗。
针对关丹520复办独中大集会所提出的诉求,慕大人解释说由于法令和政策的限制,再加上历史协议所碍,他并没有权力批准复办独中。
怎么会这样?教育部长不是大权在握的吗?马华领袖不是说当年纳吉凭着一己之力推动修改《教育法令》拯救华小的吗?按照马华领袖的标准来检测,慕尤丁岂不是一个不合格的半吊子教育部长?
针对这个说法,我们明白副教育部长魏家祥碍于自己人微言轻而不敢质问上司,我们也不强求他真的可以“有人在朝好办事”,忘掉没有权力的小魏吧!把焦点聚回在有实权的教育部长慕尤丁和巫统身上。
教育部长不应含糊其辞,应该明确说明,到底是哪一条法令、哪一道政策禁止复办独中?到底是哪一项历史协议阻碍教育部长批准复办独中?而这项协议又是在何年何月、由什么人所达至或签署的?
要是真有那么一条针对华文独中的“不公平条约”,要是政府真的是碍于这条法令或政策而爱莫能助,教育部长或是“与华教同在”的马华国会议员何不马上着手准备在来季国会会议中动议修改这项法令,或在内阁中动议检讨这项政策?
要是连教育部长都无法摆平的话,首相纳吉何不亲自出手,以当年“拯救华小地位”的勇气和智慧来许独中一个未来?
不论在朝或在野,到时要是有人敢反对的话,谁是人谁是鬼,人民自然可以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