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首相阿都拉应该也曾是“最快乐的首相”。2004年第11届大选首度率领国阵出击,即斩下91巴仙国会议席(219席中获得199席)的史上最佳大选成绩、赢获64巴仙选票的史上次高得票率、成功打造独立以来最强势的政府、被民间誉为“改革的新希望”。。。阿都拉快乐的理由,绝不少于东姑阿都拉曼。
历史总有其吊诡之处。前者在1969年大选重挫后黯然下台,后者则在2008年大选海啸后被迫提前交棒,这两位快乐的首相,后期的际遇有着颇多相似之处。
两人都是在前后两届大选中,从高峰直坠谷底。东姑在1964年大选利用印尼针对马来西亚的成立所发起的“对抗”(Confrontation),让联盟得以唤起选民同仇敌忾的爱国心切,创下联盟自独立以后最佳的大选战绩。
到了1969年大选,联盟却遭遇了独立以来最大的挫败!执政阵营必须依靠东马的议席,方能保住国会下议院的三份二优势。州政权方面,除了无法夺回由回教党所掌控的吉兰丹,就连槟城州政权也落入在野的民政党(后来在1972年加入国阵)手中。同时,联盟在雪兰莪及霹雳皆无法赢取过半的州议席,必须通过后来一系列收编招降的手段,方成功保住两州政权。
阿都拉则是在2004年大选通过新首相效应及“借用”反对党的改革口号,成功创下连一代强人马哈迪也无法创下的史上最辉煌战绩!
到了2008年大选,前后不到4年的时间,国阵就被由各种行政弊端及民生问题所酿成的308政治海啸刮掉了近乎半壁江山!国阵在国会下议院的三份二优势宣告失守,联邦政权还要靠向来被投闲置散的东马盟党的议席方能保住。州政权方面,吉兰丹依然是回教党囊中物、槟城第二度变天、雪兰莪、霹雳、吉打也宣告沦陷。比起1969年,国阵这次的挫败更为惨痛。
随着1969年大选后513事件的爆发,东姑被迫将行政实权转交给由副首相拉萨所领导的“国家行动理事会”,并在担任了16个月的虚位首相后,于翌年下台。阿都拉的2010年权力转移计划,本来是想争取多2年时间,为自己留下历史地位,再体面下台。
可是,除了同样面对党内挑战派的压力,阿都拉却必须承受当年东姑所无需面对的另外两大压力。对内,阿都拉必须承受前任首相的逼宫压力(东姑是开国首相);对外,阿都拉必须面对安华的变天压力(1969年的在野党尚未组成有力的阵线)。在内外受压的情况下,阿都拉日前被迫答应“为提前交棒作准备”。
历史的轮回,再一次上演。权力转移的接棒者,从当年的拉萨变成了他儿子纳吉;扮演急先锋要求首相下台的,从当年的马哈迪变成了他儿子慕克力;当年在拉萨之后接任首相一职的胡先翁,他儿子希山慕丁现在也俨然一副未来接班人的姿态。
拉萨、胡先翁、马哈迪这三位前任首相的先后顺序,会否以他们的下一代:纳吉、希山慕丁、慕克力轮回上演?以年龄的结构及在党内的后劲来看,绝对有这个可能。当然,这项推论是建立在安华一双巧手为人作嫁衣的前提之下。不论由谁掌权,要当个“最快乐的首相”,看来还是要学习邱吉尔的智慧:“酒吧打烊,我就离开。”
这篇稿件登在《星洲日报》的专栏时,题目已被修改成“酒吧打烊,我就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