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2016年只剩一天。而根据政府为大家描绘的美梦路向图,我们距离2020年“高收入国”目标,又靠近一年了。
虽然消费税的落实,让物价高涨接近失控;虽然马币兑换率狂泄不止,让我国经济萎靡不振;虽然我国的家庭债务高企,暴露国人举债渡日的困境;可是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再过短短四年,我们就是高收入国的国民了!
按照正常逻辑,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越接近高收入国,人民的生活水准应该是越高素质的。然而,马来西亚毕竟是一个拥有特殊国情的国家,越正常的事情,在这里越反常。我不清楚世界上有哪一个高收入国或准高收入国的领袖,会呼吁人民没钱买菜就自己在家种菜、没钱在外吃饭就自己在家炒饭、没钱付过路费就提早出门以躲避车龙、没钱买香烟就早点起身吸雾水。这样的高收入国,你要吗?
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只要达到1万2千600美元,有关国家就达到了高收入的水平。根据我国财政部的数据,大马国民人均收入在去年已超越1万美元,2020年达到高收入国的目标,看来是囊中之物。我国第二财长去年还表达乐观看法,指我国有望在2018年就达到人均收入1万5千美元的目标,提早成为高收入国。
我国是否达到高收入国的衡量指标,这是政府重视的KPI。国人是否实际感受到自己是高收入的一群,这才是人民最重视的KPI。为何官方的数据,与人民的实际体验,存在如此巨大的鸿沟?
问题就在于,人均收入只是一个平均值,少部分人的巨大财富,在数据上会大幅提高人均收入;可是实际上,这些财富会并不会被均分给占人口大部分的低收入群。而根据政府今年派发一马援助金的受惠人数,月收入低于3千令吉的家庭,共有410万户,加上其家庭成员人数,共有过半马来西亚人是生活于低收入水平。再加上国民的薪资成长无法跟上生活成本暴涨的速度,还未赚取高收入,却被逼应付高物价。这就解释了为何官方数据显示,国民越来越有钱;可是根据实际体验,许多人已被高涨的生活成本压得喘不过气。
亮眼的人均收入增长数据,并无法反映马来西亚国民的真实生活面貌。纯粹在人均收入的数字上成为“高收入国”,却无法让国民实际感受到自己生活素质的提高,这样的“高收入国”,除了可以让国家领袖当作政绩自吹自擂之外,有何实际意义?
而我国政府对于生活费高涨的应对措施,来来去去就不过是成立委员会。前任副首相幕尤丁去年已宣布成立一个内阁特别委员会,以了解及解决人民生活成本高涨的问题。我们还未看到这个特别委员会提出了任何应对高物价的措施,现任副首相阿末扎希日前又宣布,他向首相建议成立另一个高阶官员特别委员会,目的同样是了解及解决人民生活费的问题。只要物价继续飚升,你很快又会看到另一个高官宣布成立又一个特别委员会,继续了解及研究生活费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国民过着有素质的生活。人民生活得好不好,不用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首相及部长来告诉我们,我们自己可以感受到。官爷们要是什么都做不到,至少请停止发表类似“应付高物价,何不多做一份工”的蠢话。人民面对生活费高涨,已经有足够的烦恼,不需要多几个蠢高官来火上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