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31, 2008

该不该相信安华?


“我早就忘了谁是安华!”大选前有人发此豪言。世事难料,老天爷(或者说,人民)偏要这些人重新记起安华这号人物。

“安华”这个名字,记载了马来西亚政治演进史上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页。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变成极可能在牢房内终老一生的阶下囚,这一转变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伴之而来的“烈火莫息”狂潮,让多少个大马人民从此以后对这个国家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和期许?从输剩1个国席被视为垂死挣扎再到狂胜31席东山再起,让多少个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仿佛都变成了可能?

曾与权力巅峰咫尺之遥却又直坠深渊的安华,经历了10年的艰难磨练人情冷暖,再次绽放耀眼光芒。事隔10年,再度有人谈论:安华会不会成为首相?伴之而来的另一个疑虑是:该不该相信安华?

这项疑虑的浮现,源自于安华在不同阶段的政治生涯所体现的迴异形像。安华的政治生涯,可概括性地区分成4个阶段。

70年代,20岁出头的安华成立“回教青年运动组织”,致力于复兴回教的斗争运动。他曾于1974年因领导马大学生在华玲(Baling)农民饥饿事件中展开示威运动,而被政府援引内安法令扣留,第一次身陷囹囫;出狱后更力挺回教党在1978年的大选中抗衡国阵。这是安华政治生涯的首阶段。此时的他,体现的是一种激进回教青年的形象。

80年代,安华被马哈迪“收编”巫统旗下,成为后者心腹大将,在党内地位扶摇直上。36岁便升任部长的安华,是马哈迪政策的忠心拥护者,于党内外皆展现民族主义份子的作风。此为安华政治生涯的第二阶段。

90年代,安华在巫统党内崛起为“坐亚望冠”的风头人物。此时的安华,在国内外积极展现开明的形象,除了经典的“我们都是一家人”,更一度被外国媒体称誉为“东西方世界的接轨者”。
98年与马哈迪公开摊牌后,安华变成了一位追求民主、公平、正义的改革斗士。从在朝的首相接班人,转换成在野力量的“共主”,进入其政治生涯的第4个阶段。


这几个不同阶段的形象,大选前一直成为政敌的攻击点,指斥他是政治“变色龙”。部分华社对于他在担任教育部长时期所执行的一些不利华教的政策则还是耿耿于怀。我无意为安华辩解,只想点出一个事实,不论是谁出任教育部长,他所执行的其实都是主要执政党的政策。80年代令华社倍感郁闷和压抑的大环境,是当时的主要执政党领导人的整体政策使然。再说,若要翻旧账,当年比安华更偏激的其实大有人在,有者现今还身居党国要职呢!

所以,与其讨论该不该相信安华?不如好好地思考:我们要不要建立一个可以相信的体制?
“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虽然老掉牙,可却是永恒的真理。民主体制的三权分立,政党轮替,不正是奠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任吗?


不管喜欢与否,没有人可以否认,安华是目前最有能力统合在野政治力量,让马来西亚迈向两线制的最佳人选。也只有两线制的成形,政权可以通过民主制度进行轮替,腐败的领袖可以随时被赶下台,人民的权益方有所保障。

再英明的领袖,都还是人;只要是人,就脱离不了人性的阴暗面。我们不是上帝,无从探究领袖的内心。所以,你我都无法说出,安华(或任何领袖)是否可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有了第一次的改变,就算后来发现这个改变不适合,那么接下来的“再转变”,也会容易得多。

这,不也是我们当老板的真正意义吗?

笔于2008年3月31日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对于我来说,他是个攻于心计的聪明人。懂得利用时机民意,来达到他的目的。
相不相信他,我仍然保持中立的态度。
人,毕竟还是自私的。

Anonymous said...

无法猜透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看这个POST 之前去过独立在线,刚刚得知他即将东山复出了,415政治禁令解除以后......那这片土地会否从此多事?

Anonymous said...

I pay a visit each day a few sites and blogs to read posts,
but this blog offers quality based content.

my page ... Cheap